Amour No.52

流動台灣風土 的表演藝術 巴黎是一場流動的盛宴,文化和藝術是早已鎔 鑄在法國的生活日常,台灣雖然起步較晚,卻 也因各種外來文化的移入,打磨出深厚的文化 底蘊,再透過各種精采的現代舞台演出方式, 如舞蹈、戲劇、音樂甚至是行為藝術展等,讓 以台灣文化為本的敘事型態,逐漸在國際間發 酵,甚至是遠赴法國,為觀眾開展屬於台灣表 演藝術的美麗驚喜。 撰文: Iain 圖片提供:台灣文化部、雲門舞集/攝影師劉振祥、 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/攝影師鍾尹傑 A M O U R P E R F O R M A N C E 《 RE :親愛的人生》 《十三聲》 年來,台灣表演藝術逐步與 世界舞台對接,這些表演團 體在扎根本土文化的同時,也在思索 如何用更多創意,傳遞台灣特色並提 升國際能見度,其中作為最重要的戲 劇藝術之一「布袋戲」,去年亦在法 國沙勒維爾 - 梅濟耶爾所舉辦的世界 偶戲節登場,發散強大的戲劇魅力。 由 87 歲布袋戲國寶大師江賜美領 軍的「真快樂掌中劇團」,把台灣人 熟知的民俗人物:孟婆作為背景故 事,編成表演劇目《孟婆.湯》,這 齣用台語發聲,再結合北管、布袋及 光影的跨界演出,試圖用現代劇場的 表演型態及觀點,重新詮釋傳統,展 現當代台灣戲曲的多元精采,有意思 的是,雖然語言和文化背景並不相 通,但操偶師投入感情的姿態和互 近 動,卻深深打動在場觀眾,演出之後 博得滿堂喝采。 看見超越語言隔閡的感動張力 樣在法國綻放戲劇之姿的,還有 「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」團長王 嘉明的作品《 RE :親愛的人生》,這 同時也是近 50 年來,頭一次被法國 秋天藝術節選上的台灣劇作,為什 麼?巴黎秋季藝術節一直以來都深具 國際指標性,但兩地文化的差異性, 卻始終沒有共鳴,難以討好巴黎觀 眾,而王嘉明卻以簡單的戲劇語言, 陳述飽滿的情緒張力,讓法國觀眾看 見台灣將文學作品改編舞台劇的獨特 手法。 王嘉明一方面以諾貝爾文學獎得 主、加拿大女作家艾莉絲.孟若( Alice Munro )的書寫小說形式為骨幹,展 現劇場概念,另一方面則以台灣桃園 在地的人文風景重寫改編,描繪出日 常生活中的細微風景,像是鐵皮屋、 波浪板加上紅塑膠椅等大量融入台灣 人文、風土與物件的台式生活細節, 來展現畫面的立體維度,亦在劇場與 真實之間,予以曖昧的情感重擊,更 讓巴黎秋季藝術節藝術總監瑪麗亞. 寇琳( Marie Collin )指出:「雖然是 講述台灣的故事,卻超越了文化語言 的限制,令人印象深刻。」 以舞蹈重構台灣印象 另外,雲門舞集在創辦人林懷民退 休之後,新任藝術總監鄭宗龍舞也在 今年初帶著作品《十三聲》到法國展 開大規模巡演,更首度於法國舞蹈聖 殿國立夏佑劇院演出。其創作靈感來 自鄭宗龍在萬華成長的童年故事, 用 60 年代於華西街廣場賣藝的傳奇 人物代入,揉雜了艋舺市井的生猛之 姿,藉由律動的舞蹈姿態,搭配強烈 又細緻的美感、燈光和視覺,輕柔地 把台灣文化的庶民氣息吹進法國,尤 其是在法國夏祐宮的演出,票房更是 快速完售,更有民眾表示「是不曾看 過的觀舞體驗!」 藝術應該是創意與靈魂的啟動,這 些根植於台灣本土文化的創作,透過 蓄勢待發的藝術動能,為台灣當代表 演藝術,吹起前進的號角之聲,在世 界的另一端,讓更多人看見豐沛而活 絡的藝文生命力。 《孟婆‧湯》 11 12

RkJQdWJsaXNoZXIy MzEyNjA=